DTS手机版APP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DTS手机版APP > 新闻动态 > 公安局副处长接管北平特务,对军统少将说:望服从决定,不得违背_徐宗尧_工作_电台

公安局副处长接管北平特务,对军统少将说:望服从决定,不得违背_徐宗尧_工作_电台

发布日期:2025-07-06 23:06    点击次数:150

作者:海风

1949年1月,北平实现和平解放。为了确保顺利接管北平,特别成立了北平军管会,由叶剑英担任主任。1月30日,部分干部提前进入城内,做好接管准备工作。社会部副部长谭政文被任命为北平市公安局局长,而任远则担任市公安局二处副处长。

初见任远,谭政文好奇地问:“你是任远吗?我记得上次给你们上课时,你似乎叫的不是这个名字。”任远脸上露出笑意,回答:“我的名字是组织上改的。1939年我来到晋察冀的抗日根据地,负责敌后的情报工作。当时负责的领导,保卫部部长杜理卿,也把我们的13个人的名字都改了。从那时起,我就一直用这个改过的名字,很多人不知道我原来的名字。”谭政文曾在陕甘岭保安处担任科长,曾经给任远所在的训练班讲授过审讯的课程。这次师生老友重逢,亲切感油然而生。任远将整理的一本《北平概况》递给谭政文,谭政文满意地评价道:“这是我看到的关于北平的第一本重要资料。公安局接管后,工作首先要确保治安稳定,维护市内秩序。你要继续努力,做好接管工作。”任远微笑着回应:“我会全力以赴,确保完成组织交代的任务。”

展开剩余84%

随即,任远接到上级指令,提前进入城市。他的职责是全面负责接管各个战略区的情报组织及其地下关系。1949年1月30日,任远佩戴着北平军管会的袖章,带着其他30多名同志,悄然乘上一辆大卡车抵达北平,驻扎在东郊民巷。当天晚上,因找不到足够的30多张床铺,所有人只好和衣而卧,挤在地板上度过了这个没有任何舒适感的夜晚。

翌日清晨,任远一大早便开始根据既定计划展开接管工作。他带着警卫员来到东城灯市口的大楼上,寻找到北平军统局的少将徐宗尧进行会谈。任远直入主题地对徐宗尧说:“我奉命前来接收北平情报站的所有工作,希望你能够遵守相关规定,服从军管会的决定,切勿违背约法。”接着,任远详细阐述了北平市接管工作的相关规定。

徐宗尧约三四十岁,身材中等,口音带有南方口音,却能流利使用北平话。他当即表示:“我对北平的和平解放表示欢迎,自愿遵守军管会的一切规定。如有任何违反,愿意承担责任,并接受相关处分。我现在自愿放下武器,主动提出交出北平站所有工作人员名单及电台武器,目前已经下达了停止一切活动的通知,静待处理。” 看到徐宗尧表现得如此真诚,任远当即以军管会的代表再次表达:“徐先生的决策着实明智,欢迎你为和平事业出一份力,大家都是为了顺利完成接管工作,使人民能够安居乐业。”

在北平和平协议签署之前,徐宗尧已经与华北局城市工作部建立了一定的联系。1948年底,他被任命为保密局冀辽热察边区站站长。随着东北地区逐渐解放,徐宗尧带领部下逃亡至北平,面临无路可退的局面,便急忙向保密局局长毛人凤请求撤销冀辽热察地区站,返回南京述职。尽管毛人凤同意了撤站,却随即任命徐宗尧担任北平站站长,这让他感到十分失望和苦闷,心中不禁暗想:“这难道是在让我充当替死鬼吗?”于是,他便前去找老朋友池峰城,发出对毛人凤的不满。池峰城安慰道:“他们想拿你当挡箭牌,你也可以把他们视为你的礼物。”这一句话恍若当头棒喝,让徐宗尧恍然大悟。

在池峰城的指引下,徐宗尧接受了北平站站长的职位,并向华北城市工作部部长刘仁表示投诚,愿意服从一切安排。他认真进行前任北平站长的交接工作,掌握了北平站内军统的人员名单及武器信息。此时,徐宗尧主动交代了秘密电台的地点,上缴了66把手枪,并将沈阳军统站的少将站长李伟龙和承德军统站的少将站长冯友兰的情况反馈给任远。之后,他带领军统特工人员到北平市公安局二处报到,并前往清河大队接受特训。

当徐宗尧来到清河训练大队时,他怀着一颗重新开始的心,立志要彻底改造自己,在学习中表现得刻苦,并撰写了“沉沦容易,自拔困难”的反思材料,成为其他军统人员的榜样。最终,徐宗尧在刘仁的推荐下,得到了一个新的职位,成为一个成功转变敌对关系的案例。

进入北平后,任远将重点放在了解和熟悉各地区的情报组织工作上,每天仅休息两三小时。为了确保机关的安全进入北京,公安局要求对任何可能的破坏性案件必须及时侦破,同时要稳妥盯紧敌特分子。如果发现敌特人员有行动,立即进行抓捕审问,以防止漏网之鱼的出现。

有一天,任远得知在北平和平解放之前,敌人已经派遣郑介民秘密设计了相应的部署。徐宗尧告诉任远:“郑介民在北平站设有一个秘密电台,但具体地点他没有告诉我。”任远在调查北平站的八部电台时,发现了七个,与此同时,第八个电台却仍然下落不明。

到了1949年3月中旬,任远从情报站获得消息:美国中央情报局派遣了一个远东情报组潜入北平市,并持有电台在东城秘密进行活动,而这个电台正是郑介民藏的那个秘密电台。经过侦查,任远得知情报组的组长是上校熊先立,便安排人手对其进行监视。

在抓捕与否的问题上,大家众说纷纭。一些人认为:“如果抓了却没有证据,目前又找不到电台,倒不如将他作为诱饵,耐心等待大鱼上钩。”而另一部分则持不同看法:“机关即将入城,必须高度警惕特务分子可能趁机展开恐怖活动。务必要抓捕他,以便尽快破案。”经过反复考虑,任远坚定地表示:“立即抓捕,出了问题我负责。”当晚,他秘密逮捕了情报组长熊先立,局长谭政文也迅速赶到,一同进行突击审讯。熊先立预见任远他们手中没有实质证据,态度十分强硬,拒不交代,甚至声称:“我要控告你们,非法拘留侨民。”

审问陷入僵局,现场一位工作人员不禁说道:“任远为了出风头立功,结果却一点进展都没有。”此时,任远脑海中一片迷茫,但他清楚地知道,只有找到确凿的证据,熊先立才会承认自己的身份。在经过几个小时毫无进展的审讯后,临近午夜时分,任远向局长谭政文请示:“可否允许我去熊先立的住处进行搜查?”谭政文点了点头。

任远迅速前往现场,在熊先立的住处,他仔细巡查每一个角落,然而屋内的杂物堆积较多,他翻找了两个小时依然没有找到任何线索。心中生疑,他感慨道:“这样找,简直就像大海捞针!”当他查看时间,发现已是凌晨三点,若再找不到证据,只能被迫放弃抓捕熊先立。经过深吸一口气以平复心情,任远暗自思索:“不能急,在这间屋子里一定会存在线索。”

他慢慢环顾四周,最终发现熊先立床头的枕边上有一本旧书。任远心想:“他的工作那么忙碌,怎会有闲暇去读书?”敏锐的特工直觉促使他走近,拿起那本书,逐页细致翻阅。在书的最后几页中,他竟然发现了一张纸条,仔细一看,原来是由中央情报局颁发给熊先立的委任状,且是中英文对照的文件。

任远顿时心中的懊恼油然而生,急忙捧着证据奔回公安局。他对谭政文说:“老师,学生没有让你失望,书中藏着真相。”谭政文闻言,满意地笑道:“干得好!”在铁证面前,熊先立再也无法保持之前的强硬姿态,不得不如实交代。在清晨的阳光洒进房间的那一刻,任远也完成了这次审讯的任务。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发布于:天津市

首页| DTS手机版APP介绍 | 产品展示 | 新闻动态 |

Powered by DTS手机版APP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